直销软件专业网,安利,郑李锦芬" src="/userfiles/Img254537443.jpg" />
读中国这本书
假设手下有两个销售经理:一个很猛,卖出的产品比上一年翻了几番,但做了些非常规动作,埋下些隐患;另一人遵守规则,业绩正常,安利(中国)的当家人郑李锦芬说,她会提拔第二个,有必要的话跟第一个saygoodbye(道再见)。这与1998年她应对传销禁令的态度是一样的:“莫道山高水且长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”
郑李锦芬不常见记者,但每一次出场必能照亮一小片场地。两年前安利(中国)10周年庆典上,她是一袭淡粉;今天是一套纯黑,那条绚丽的丝巾轻巧掩去了正装的严肃和旅途的疲惫。
常有第一次见她的人忍不住夸赞她的美和气韵,她会像旧时人家的大小姐一样真心但得体地笑笑,然后说谢谢。
这是“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”之“年度中国最佳人才管理奖”得主。此前,她领导的这个企业荣获过6个不同年份,关键词为“最佳雇主”、“最佳生态环境企业”、“人力资源管理成果”的奖项。这些枯燥词汇的通俗解读应该由猎头公司完成——“喏,这个人是安利出来的,没问题。”有点像早年军界介绍“他是某某军校出身”。
策划人张小平曾评说:“在直销软件立法的前夜,安利公司的郑李锦芬出乎意料地低调,呼吁理性与冷静,毫不犹豫地采取了一系列营销运作,充分体现了其在变化中求适应,在适应中求发展的隐性营销哲学。我们看到安利在很认真地读中国这本书。”
安利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中部密歇根州大激流市亚达城的美国公司,现在全球80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展业务,产品销售方式是直销软件。在国外,直销软件是没有店铺的,但安利边读中国这本书,边慢慢开出180多家直销软件店铺,覆盖中国150座城市。
上帝在细节之中
《纽约客》和《华尔街日报》的特约撰稿人PeterHessler在中国生活多年,他眼里今天的中国人是这样的:“人们有一种类似于美国西部拓荒时期寻求发家致富机会的心态,到处是可能犯错误的陷阱。对年轻人来讲,这是个严酷的环境。”